今天给大家整理出的26重点资源是 👇
本文档为史纲电影版(现代史)逐字稿,系统梳理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25年的中国重要历史事件。内容涵盖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与面临的考验,1949-1952年巩固政权的具体措施(如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一化三改”、一五计划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新时代以来“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等战略布局,以及2025年相关重要政策与成就。文档时间线完整,重点突出,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文档的预览图如下,需要完整PDF文件的同学,文末有文档编码,保存后即可直接打印使用。
📚26政治-史纲电影版(现代史)逐字稿(空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意义在于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历史、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一切特权,实现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以及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面临的4个“能不能”考验:保卫革命成果、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经受全国执政新考验。1949-1952年巩固新政权,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土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对待富农由“征收”改为“保存”;废除封建婚姻制,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收回海关治权、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兵营,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引导个体农民互助合作。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中心任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提出“不要四面出击”战略策略。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入台湾海峡,中国决策支援朝鲜、推迟解放台湾。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神话,捍卫新中国安全,彰显大国地位,抗美援朝精神含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等内涵。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一化三改”总路线,“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指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体现工业化与改造结合、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统一,反映历史必然性。12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家间交往提供准则。1953-1957年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体系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根本政治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发展进步奠定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