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已经五月份了,按照考研备考的阶段来看,现在虽然还在打基础阶段,但细数一下距离正式考试的时间也只有7个多月了。
只不过相比较于往年大家对于考研这件事的讨论程度,今年考研好像有所降温!有同学甚至已经觉得今年很多人已经不想考研了~
突出表现就是图书馆居然不用占座,且空位超级多!
对于这种现象,库学姐认为可能有诸多原因。
24考研相比23考研报考人数下降了36万,而考公人数正好上升了36万。虽然不能说没考研的那批人都去考公考编了,但至少可以说明考研不再是大家唯一的选择。
考公考编的热度逐年上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今年同样有不少同学会选择考研之外的路。
这个阶段应届考生还在准备阶段,整体的状态还没有进入到白热化,前期的打基础时期,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时间都不是那么足。
二战考生这会正忙于毕业的事情,还有毕业论文等一系列事情要做,所以真正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不算多。
大多数考生是在今年的2~3月份开始备考的,还有很多是在五一前后才决定考研,这也不算迟。所以很多同学截止目前并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或者说前期对自己的学习力度没有做过多要求。
以上三点原因也是基于23、24考研情况的合理推测。
只不过不管哪种原因,想要考研的同学都不可以放松、懈怠!正如同学们所说,每年都说考研热度降了,一到查成绩的时候,一个比一个高,只有自己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23考研的弃考率很高,比如说:
西藏教育考试院公布弃考率达35%。上海公布部分院校的实际应考率达70%左右,上海交大的弃考率达31%。
当时是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影响。
但24考研的弃考率现在为止还不清楚,但大家也可以整体的情况看出来,今年缺考率明显要低很多。所以看似总报考人数少了,实则实际参考人数上升了。
院校复试分数线和考生成绩息息相关,24考研超多院校专业复试分数线上涨,400+以上的不在少数。
所以这也印证了虽然考研总人数减少,但有效考生变多!
简单来讲就是,留下的都是认真考研且做了充分准备的。人数下降但整体质量有所提升,考研难度持续上升~
二战或者几战考研的人数现在是逐年增加,几乎占到考研人数的一半。这些考生的加入使得考研内卷程度持续上升,考研难度持续上涨!
所以不管今年考研人数如何,大家都不能放松心态。每年都会有类似于“今年考研不热了”“考研好像变简单了”这种话题传出,可实际情况却是一个个390+!
只要是选择了考研这条路的同学,就不要寄希望于“考研人数下降”“今年国家线肯定会降低”等一系列没有证实过的谣言上。即使考研人数下降,考研的难度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