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大家整理出的26重点资源是 👇

•26政治-腿姐技巧班-毛中特-选择题技巧2(枯藤)✔

本文档为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识点总结,主要涵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经济成分及主要矛盾,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的内容、依据与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标志及重大意义,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论与实践(如《论十大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首要基本问题、精髓、社会主义本质等)。内容系统梳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关键知识点,配套真题及模拟题,旨在帮助考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升考研政治复习效率。
文档的预览图如下,需要完整PDF文件的同学,文末有文档编码,保存后即可直接打印使用。





📚26政治-腿姐技巧班-毛中特-选择题技巧2(枯藤)📚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性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不是独立社会形态。
2. 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十字路口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向社会主义过渡)。
3. 主要矛盾:土地改革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4. 参考真题:2017-5单选、1995多选、模拟题单选等。
专题五:过渡时期总路线
1. 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两翼),二者并举。
2. 依据:社会主义经济因素增长、民主革命任务完成、国际形势有利等。
3. 一五计划:突出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1953-1957年,成就多项零突破,为独立工业体系奠基。
专题六: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 方式:和平赎买,初级形式(加工订货等,四马分肥)、高级形式(公私合营,定股定息)。
2.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统一战线关系、国家政权与国营经济掌握。
3. 历史经验:工业化与改造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方法。
专题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 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为基础,剥削制度结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 意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深刻社会变革,奠定制度基础,实现民族命运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