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大家整理出的26重点资源是 👇

•26政治-历次土地政策总结(南山)✔

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自旧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演变历程。涵盖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旧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等旧民主主义时期政策,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政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权分置”等制度创新。通过对各阶段土地政策的核心内容、实施目的及历史影响的分析,清晰呈现了中国土地制度从平均分配理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到确立农民私有及集体所有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土地政策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文档的预览图如下,需要完整PDF文件的同学,文末有文档编码,保存后即可直接打印使用。


📚26政治-历次土地政策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以“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原则平均分配土地,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农民愿望但具空想性未实施。
- 旧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照价收买,未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大革命时期: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含“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未实现耕者有其田。
- 土地革命时期:1928《井冈山土地法》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1929《兴国土地法》改收公共及地主土地,保护中农。1931年确立阶级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和分配方法(按人口平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土地归私有)。
-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减轻剥削,联合地主抗日。
- 解放战争时期:1946《五四指示》改“耕者有其田”,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废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归农会分配,为解放战争胜利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地主所有制,实农民所有制,保存富农经济,是我国规模最大、最好的一次土改。
改革开放后
-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使用权流转,所有权属集体。
- 深化改革:“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十九大决定土地承包到期延长30年。
